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

继续教育系深耕细作谋发展 打造就业育人全链条

发布时间:2025-03-21   浏览次数:0

为做好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,继续教育系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以音乐、美术、舞蹈、故事表演、体育与体质测试、科教六大特色培养为基础,构建了“合格+特色”育人模式,进而精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、高质量的就业服务。

一、行业洞察把握学前教育就业的“变”与“机”

当前,学前教育领域呈现“政策红利与竞争压力并存”的鲜明特征

1.‌政策驱动国家“十四五”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计划推动普惠园覆盖率超85%,今年国家两会工作报告又提出幼儿园免费教育,政策催生高素质幼教师资缺口很大

2.‌需求升级家长对科学早教、艺术启蒙、感统训练的重视,使“复合型+特色技能特长”人才成为行业刚需

3.‌赛道拓宽托育服务纳入民生工程,家庭教育指导师、体能与体质测试、儿童科教活动推普等新职业崛起,为毕业生开辟“非传统就业蓝海”。

面对机遇与挑战,继续教育系构建“价值引领-精准特色匹配-业态新生态赋能”三维就业育人体系,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‌98.2%‌,灵活就业占比‌18%‌,专业对口率‌91%‌,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。

二、靶向施策打造就业育人的“全链条”行动方案

(一)‌校企共育,打通“人才供给侧”与“行业需求侧”‌

1.‌“嵌入式”产教融合继续教育系30多家省级示范园‌共建“双师型”实践基地,将幼儿园环创设计、儿童行为观察等真实项目融入课程,力求实现“课堂即职场”

2.‌“动态化”需求响应建立访企拓岗常联系机制,每学期调研行业技能需求变化,及时增设“科学启蒙”“绘本戏剧教学”第二课堂等微专业模块。

(二)‌分层导航,绘制“一一策”成长路线图

1.‌精准画像分类施策通过从教学能力、艺术特长、创新思维等维度生成学生就业竞争力雷达图,将学生划分专升本“考编冲刺型”“民办骨干型”“创业潜力型”类群体,实施个性化指导方案。

2.‌靶向攻坚,高效前行。针对部分毕业生“慢就业”“懒就业”现象,2025届毕业生辅导员团队开展个一”行动(始终如一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,亲其师信其道;一次深度家访一套就业技能补给包一组岗位推荐清单),帮助求职犹豫期学生如期落实去向

3.‌家校协同共助成长举办“职场预备家长课堂”,通过解读行业趋势、破除“编制依赖”认知误区,争取家庭成为就业选择的“战略合伙人”。

三、创新突围辅导员与学生的“双向奔赴”实践

(一)‌以特长破局,激活“学前教育+”无限可能‌

1.‌“跨界工作坊”孵化多元技能一是组建美术特长学生“稚趣绘画美学社儿童绘本社,开发《儿童简笔画及《儿童绘本》课程包,增强就业技能,拓宽就业渠道;二是组织音乐特长生舞蹈特长生与社区志愿活动联办探索“艺术+公共服务”新路径。

2.‌“新媒体赋能”拓宽职业半径辅导员带队运营“童心未泯”短视频微信账号,发布科学小实验、亲子游戏等内容,增进专业知识同时宣传推介科教特色班学生

(二)‌以生态聚力,构建“就业资源共生圈”

1.‌“校友反哺”机制成立“学长学姐帮帮团”,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返校分享资源,让更多创业成功的学长学姐吸纳学弟学妹就业

2.‌“乡村幼教振兴”计划通过国培项目培训的学员接偏远地区教育局,推荐毕业生赴乡村幼儿园任教,让基层就业“有温度更有奔头”。

(三)‌师生共情,筑牢“亲其师 信其道”的信任纽带

1.‌“成长导员室”深度对话辅导员每周开设2次“一对一职业谈心日”,以漫谈聊天形式倾听学生职业困惑,本学期因实习改为线上聊天室;2025届辅导员累计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150余个,覆盖率达95%

2.‌“生涯树洞”信任赋能设立线上匿名信箱,由辅导员团队48小时内回应焦虑情绪和职场疑虑,同步推进《毕业生高频困惑手册》,化解“面试恐惧”“薪资迷茫”等共性问题十多

3.‌“师生成长档案袋”记录学生从大一入学至毕业的成长轨迹,辅导员定期撰写“成长寄语”,毕业时作为“职业启程礼”赠送,使学生感受到“这份档案让我看到老师始终如一的关注”。

四、未来展望“保就业”“优就业”升级

1.‌数字赋能利用好国家“就业大数据平台”,实时监测学前教育岗位需求、薪资波动、技能热度,为学生提供动态预警与智能推荐

2.‌终身陪伴建立“毕业生职业发展追踪档案”,毕业后3年内免费提供技能进阶培训、人脉资源对接等持续支持

3.‌价值引领开展“最美幼教人”事迹宣讲,厚植“幼有善育”的职业使命感,让更多学子投身普惠性学前教育建设。

以教育者的情怀,点亮职业理想的星光就业育人工作不仅是数据指标的达成,更是一场“用生命影响生命”的旅程。只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,激发每份热爱的创造力,继续教育系学子定能在广阔的天地间,书写属于自己的幼教篇章。